更新时间: 2024-08-08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观念、发展自我
白蚁防治业目前还是一个垄断的、**经营的封闭市场,其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建设部72号部长令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白蚁防治业的垄断服务、**经营的局面必然会被打破。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引入竞争,废除阻碍统一开放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这是不可避免的。白蚁防治业走向市场是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树立起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练好内功,发展自我。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有战略意识和战略规划。战略意识即白蚁防治单位在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眼前白蚁防治业的现状,更要高度地关注白蚁防治业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关注环境提供的机遇,更要注重自身与环境之间始终保持良好的协调。缺乏战略意识,对环境变化关注不够,常常会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创新、培育和发展出新的核心竞争力,造成竞争力的下降。战略规划内容包括贴近实际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其次要树立打造品牌观念。良好的品牌对市场占有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美国的FMC、OrKin公司、英国的Rentokil公司、澳大利亚的联合害虫防治公司,都是国际上**的杀虫公司。通过品牌的打造,这些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完备的客户服务网络体系,使得他们的业务量以每三年翻一翻的速度发展着。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用科学方法来管理企业,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创建企业品牌。
再次要牢固树立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质量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只有通过我们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解除客户的虫害问题,使客户满意,才能树立我们的品牌。目前,国际上一些**杀虫公司都通过ISO的质量认证,而我们国家还没有一家PCO公司或白蚁防治机构通过ISO的质量认证。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以良好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优质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人性化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终才能赢得市场。
2.加大科学研究,增加科技贮备
十六大报告中把“科技是**生产力”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白蚁防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多年来白蚁防治药物的应用和技术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60年代前后,白蚁防治药物主要也就是一些无机类化合物,如亚砒酸钠、硼酸等;60年代后期随着灭蚁灵、氯丹的开发成功,防治白蚁的技术也随之衍生出多种剂型和方法,如灭蚁粉剂、各种白蚁的诱杀包(膏、条)、乳剂;80年代后至今,从拟除虫菊酯的引入应用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有机氟、昆虫激素型类似物、生物制剂及由杀虫剂走向非杀生性、物理防治等方向发展[4]。加大对白蚁及有害生物防治新药物、新技术的研究,增加科技贮备。同时用创新的理念,开展对有害生物孳生诸因素,即综合采用文化的、环境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方法,营造害虫难以孳生的环境,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的研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
长期以来,白蚁防治业的工作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房屋、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和少量林地(主要是景区林木、苗圃)的白蚁防治。目前,在我们白蚁防治业中赖以生存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真正白蚁灭治的经营性收入不到整个收入的10%。离开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仅仅靠这点防治费,我们的许多白蚁防治单位将难以维持生计。随着白蚁防治业垄断的打破,白蚁防治业将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PCO的冲击。因此,拓展我们的服务领域,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财力和技术,向不同领域伸展,把我们的“蛋糕”做大、做好,努力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培养、引入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反映在对人才资源的竞争。PCO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昆虫学专业、生物化学专业、农药化工专业及营销策划等专业。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的白蚁防治机构中,掌握上述专业的中高级人才比例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从业人员的8%,白蚁防治业的这种状况极不适应PCO的发展。在抓好企业内部管理、争创品牌的同时,及时调整我们的用人和培养人的策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新药物的研制和新技术开发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或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才能增强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具备强劲的竞争力。